近几年,妈妈、宝宝手册、各大医院、政府都不断推崇「喂母奶」的好处:方便新生儿肠胃消化、增强抵抗力、增加亲子的亲密关系……好处说都说不完,妞编辑自己也是亲喂妈妈,也发现确实能省下一大笔钱(不用每周花1000块买奶粉、6、7组奶瓶、消毒锅……)。
但在社会努力推动的情况下,却也出现了过於极端的「母奶魔人」!
(小孩体弱都怪妈妈?退奶=不爱小孩?)
source:詹淳方
这类母奶魔人会对「母奶」有强烈的执着,认为妈妈如果没有外力的阻挠,都应该不计代价的给小孩喝母奶:
「职场妈妈,还是可以找时间挤奶啊!」
「你怎麽会没奶?多喂就有啦!」
「喂奶很累?你可以躺喂啊!」
「你有奶干嘛要退奶?你不知道有很多妈妈想喂但没办法喂吗?」
「母奶才是宝宝最好的食物。」
「哪个妈妈不是这样过来的~」
「小孩就是因为没喝母奶所以……」
「奶这麽少,小孩吃得饱吗?」
「你是因为奶小所以没奶吧?」
或许这些建议都是出於好意,但如果太咄咄逼人、或是抱着高高在上的态度,确实会让想退奶、喂配方奶的妈妈感到压力,怀疑自己「到底是不是有给孩子做最好的决定」?
「我不喂母奶小孩以後真的抵抗力不好怎麽办?」
「小孩会生病/过敏/便秘……是不是都是因为我没喂母奶?」
「我有奶、但我不想喂,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?」
「为什麽我的奶量一直上不来?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挤奶?」
「我喂配方奶,我是不是不如喂母奶的妈妈?」
「爱孩子」不是让大人忽略自己的感受
source:Athena Kü
其实,不论哪一种关系、你多爱一个人,都还是认为要「正视」自己的意愿:你不想,就没有人可以勉强你;别人也不能因为妈妈的意愿而批评、质疑「你是不是一个好妈妈」。
「爱小孩」、「好妈妈」的标准并不是看大人有没有为孩子燃烧自己,而是有没有给孩子健全、健康、充满爱的环境,并给予教导、给他自己承担责任、品嚐後果的机会,教他成为坚强独立、有独当一面能力的正直大人。
「喂母奶」是一种选择,「配方奶」也是一种选择
source:陈玲
身为父母,确实对孩子有照顾的责任,但「是否全母奶哺喂母奶」只是育儿过程中的其中一个选择而已:家长可以选择给小孩喝配方奶、或是喝母奶。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我们也知道多花钱就可以给孩子更棒的教育、更棒的成长环境,但大家都知道要评估自己的经济能力;但为什麽在喂奶这个阶段的时候,不把妈妈的体力、生活品质也纳入考虑的范围呢?
让小孩体质强健有很多方式,绝不是单靠喝妈妈的母奶,小孩就百毒不侵;成长过程中的作息、饮食摄取方式、所处的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关系。喂母奶对宝宝固然是好的、也是最佳的选择,但妈妈还是可评估自己的生活品质、体力,给孩子其他的选择,营造双赢的局面:孩子长得好、妈妈也过得好、爸爸也可以有参与的机会。
其他人的态度……
source:Stacey Lin
老实讲,妈妈要用什麽方式喂养小孩,真的跟别人无关啦XDD 如果妈妈没有主动问你,你也不用多打听;除非是很熟识的亲朋好友,妈妈也不介意你问。问了也不用多加评论:「蛤~喂配方奶喔!怎麽不喂母奶?」、「蛤~喂母奶喔!那很辛苦、很伟大捏!」(喂配方奶的也没有很轻松啊,不需要这样比较啦!)
如果妈妈对小孩的健康有疑虑,她会自己跟医生谘询、或是主动来问(在社团发问、问自己有经验的亲朋好友),这时候再分析优劣给妈妈听、让妈妈自己决定:「如果你体力够、晚上起得来,你可以继续亲喂,但如果起不来,让老公起床泡奶也没关系」、「如果很累,但你又想亲喂母奶,可以试着躺喂看看」、「如果起不来又想喂母奶,可以买温奶器,把冰箱的奶先拿出来温,一下就可以给小孩喝了」,不用对妈妈说:「你怎麽不这样做、那样做」。
不只是素人妈妈常遇到魔人,公众人物更容易被魔人攻击。部落客林萱在最近也忍无可忍,在自己的粉专上发长篇回应自己对喂奶的想法:「不论是否全亲喂都没有对错,都是自己评估後的最佳选择。」
不管是喂配方奶,或是喂母奶,只要爱小孩就都是好妈妈。请大家不要再道德勒索、情绪勒索已经为孩子操劳、烦心的妈妈了。
你不孤单!你担心的、伤心的、焦虑的我们都懂。
快来加入私密社团「妈妈妞真心话」,一个属於妈妈们的交流小天地~